首頁>新聞中心>觀點評論

周城雄:美國“稀土獨立”只是一廂情愿

2021-03-18 10:03:00

    在不久前舉行的美日印澳“四方會談”首次領導人峰會上,加強四國之間的稀土合作成了一個重要議題。實際上,美國一直希望減少對其他國家稀土和礦產的依賴。但美國政府對美國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鏈的審查結果已經表明,即使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美國至少還有十年時間才能自給自足。
  實際上,近三年來,美國政府對于稀土問題的關注程度日益提升,稀土成了部分美國政客證明“中國威脅美國安全”的關鍵證據(jù),也成了推動美國政府對稀土政策進行變革的重要動機。實際上,把稀土問題過分政治化,甚至和國家安全掛起鉤來,對中美雙方都弊大于利。
  首先,美國政府沒有清醒認識稀土產業(yè)的實際狀況。目前全世界的稀土產品絕大部分都在中國生產,這是由于當年中國低成本開采,導致其他國家稀土礦紛紛關閉,從而稀土加工產業(yè)鏈條也逐步向中國聚集形成的格局,并非是由于中國壟斷了稀土的礦產儲量。
  目前,我國稀土儲量已經由幾十年前的占全球70%多下降到約30%,成為全球最大稀土進口國。實際上很多國家都有稀土礦,中國以外的稀土儲量也夠全球使用數(shù)百年。從目前來看,中國稀土產業(yè)的優(yōu)勢逐步由稀土開采規(guī)模轉移到稀土加工規(guī)模,下一步還需要向稀土加工水平躍升,因為稀土生產中的大部分核心專利還是控制在西方國家手中。未來世界競爭的核心是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,中國稀土產業(yè)提升的關鍵路徑在于科技創(chuàng)新,而不是擴大稀土礦開采和加工的市場占有率,這些優(yōu)勢是很容易被替代的。
  我國近年來雖然對稀土產業(yè)管控加強,但是其實不是簡單實施出口禁令,而是主要通過提高環(huán)保和加工技術要求,帶動產業(yè)水平提升。這些措施雖然帶動了稀土產品價格提高,但是遠遠不至于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。
  其次,美國的舉動增加了美國的財政負擔。在特朗普政府時期,美國政府就將稀土供應和國家安全掛鉤,與澳大利亞等國家聯(lián)合起來,要求在國防領域排除中國的稀土產品。可是,由于西方國家開采稀土礦的人力成本和環(huán)境成本遠遠高于發(fā)展中國家,其開采的礦產品完全不可能具有市場競爭力,只能是政府買單。僅僅是為了一個想象的威脅,美國國防部就需要付出高昂的補貼,進一步給美國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增加負擔。
  何況,稀土的加工產業(yè)鏈目前在美國幾乎已經不存在了,在美國開采的稀土礦都需要運輸?shù)街袊M行加工,這樣一種所謂的“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”其實是自欺欺人。如果美國要重建全鏈條的稀土加工廠,僅僅依靠軍方的訂單根本無法生存,除非美國政府能夠說服國會,可以拿納稅人的錢無限制補貼這些工廠。在沒有國會的承諾之前,投資人很少會去冒險投資建廠。因此,美國政府的“十年自給自足”預期,其實是非常樂觀而且不切實際的評估結果。只要中國不全面實施稀土出口的禁令,美國的稀土產業(yè)鏈建設就難以成功。這與特朗普希望通過強征關稅讓制造業(yè)回歸美國一樣,到頭來只是“竹籃打水一場空”。
  第三,削弱中美合作互信,容易造成戰(zhàn)略誤判。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政治形勢下,中美兩國既是競爭對手,也是合作伙伴。中美之間的競爭并不是勢不兩立的生死之爭,需要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進行良性競爭合作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,中美之間的競爭將主要集中在經濟科技領域,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競爭,這將決定兩國甚至世界的未來。而美國的少數(shù)政客和一些利益集團,為了他們的利益炒作“中國威脅論”,“稀土威脅論”背后顯然有美國軍工集團和礦場主的影子。在政策被利益集團所綁架的時候,如果不能遏制陰謀論和威脅論的泛濫,就會削弱中美的合作互信,甚至提升兩個大國戰(zhàn)略誤判的風險。這對于世界和平發(fā)展非常不利,對我國的發(fā)展環(huán)境也會造成影響。
  當然,我國的輿論也需要進行引導,不能還沉浸在“稀土原材料被賤賣”和“壟斷稀土儲量”的語境中,實際上我國已經完成稀土開采大國向稀土加工生產大國的轉變,正在向稀土科技強國的道路邁進。
  總之,美國的稀土獨立政策只是一廂情愿而已,對于美國沒有實際意義。無論別人怎么炒作,只要我國繼續(xù)堅持穩(wěn)健務實的稀土產業(yè)政策,堅持開放合作和創(chuàng)新驅動的發(fā)展理念,踏踏實實地提升稀土產業(yè)的科技水平,我國的稀土產業(yè)不僅可以成為國家發(fā)展的堅強支柱,也可以成為代表中國產業(yè)科技水平和政策信用的名片。
(作者是中國科學院戰(zhàn)略問題咨詢研究中心副主任)

來源:環(huán)球時報

編輯:楊凱

版權說明

【1】 凡本網注明"來源:中國冶金報—中國鋼鐵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。媒體轉載、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,需經書面授權。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《中國冶金報—中國鋼鐵新聞網》及作者姓名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【2】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中國鋼鐵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
【3】 如果您對新聞發(fā)表評論,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、法規(guī),尊重網上道德,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。
【4】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。電話:010—010-64411649
品牌聯(lián)盟
  • 燃燒裝置2.gif
  • 湖南華菱集團.jpg
  • 山東鋼鐵集團.jpg
  • 1_看圖王.png
  • W020190430461031429831.jpg
  • 首鋼.jpg
  • 冶金工業(yè)規(guī)劃研究院logo1.jpg
  • W020130618825601874406.jpg
  • W020130618825602778336.jpg
  • W020130618825603702632.jpg
  • W020130618825617201098.jpg
  • W020130618825606679805.jpg
  • W020130618825607505186.jpg
  • brand04.png
  • brand06.png
  • brand05.png
  • brand03.png
  • brand02.png
  • brand01.png
    read_image.gif

    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安貞里三區(qū)26樓 郵編:100029 電話:(010)64442120/(010)64442123 傳真:(010)64411645 電子郵箱:csteelnews@126.com

    中國冶金報/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: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:010-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:guisheng.yang@dachenglaw.com

   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