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詩仙李白終老的長江三磯之首的馬鞍山采石磯對面,一座栩栩如生的巨人坐姿造型的鋼結構建筑高高聳起,與采石磯隔江呼應。不久,這里將成為馬鞍山新的旅游熱點。這就是中國十七冶集團承建的馬鞍山鄭蒲港CORPUS人體博物館項目,一座48.5米高的人形建筑,是目前繼荷蘭CORPUS(世界首座人體博物館)之后,中國首座、世界第二座人體博物館。該項目不僅可以引導人們深入認識人體奧秘、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,更承擔著中荷雙邊貿易投資進一步落戶安徽的重任,對豐富鄭蒲港新區(qū)文旅資源,加快新區(qū)人氣集聚具有重大意義。為奪回因疫情耽誤的進度,項目部正搶抓一切有利時機,實施“工地突圍”,沖出項目建設“加速度”。
“突圍一”:“內進”轉“外輸”,實現(xiàn)勞動力突圍。加快項目建設關鍵看勞動力,疫情爆發(fā)前80%以上勞動力主要以項目周邊的“內進”人員為主。疫情爆發(fā)后,項目部所在的鄭蒲港新區(qū)成為重災區(qū),當?shù)毓と藷o法返崗。但復工大干勢在必行,且由于工程特殊,一下子想找到符合要求的熟練技術工人非常困難。項目經理駱曉輝多方聯(lián)系,最終與吉林松原市等地就業(yè)服務局對接,以政企聯(lián)動形式實現(xiàn)“點對點”一站式引進了第一批技術工人,解了燃眉之急。為嚴守疫情防控底線,項目部又組織從云南、四川等地引進作業(yè)人員,從“內進”轉變“外輸”,及時快速補充現(xiàn)場人員,為大干搶抓了有利先機。
“突圍二”:強化“云中CORPUS”,實現(xiàn)技術突圍。當前,工程已由鋼結構安裝逐步轉向玻璃幕墻、人體表皮等精細部位施工。由于工程結構的奇特,BIM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,其帶來的效率、技術、質量、服務、品質已成為深受荷蘭業(yè)主贊揚。
因人體結構表面形狀不規(guī)則,受力及力矩不規(guī)則,表皮鋼結構設計難度大,矩形方管最大彎弧度135°,且有風阻、惡劣天氣等不可抗拒因素影響,致使幕墻龍骨制作安裝遇到了極大的阻礙。技術攻堅小組日以繼夜,經過BIM精準計算及定位,突破了表皮龍骨長度、形狀、彎折度及位置四個難點,同時引進海歸技術人員,在焊接安裝時進行技術指導,避免局部過熱而使龍骨的位置及各項參數(shù)發(fā)生偏差。
技術小組依據(jù)施工組織設計、施工過程模型,應用BIM模擬建造技術演示進度,保證關鍵任務能夠按期完成。對內部暖通管道強弱電安裝深化設計,優(yōu)化施工流程。指導8000多片人體表皮耐候鋼板預排版和制作,不僅節(jié)省20%材料,還加快了制作過程。
“突圍三”:從“穩(wěn)步”到“搶抓”,實現(xiàn)工期突圍。由于工期非常緊張,春節(jié)期間就加班加點,后來受疫情影響,材料供應不上造成施工中斷,再加上后來的勞動力補充不到位,給本來就緊張的工期帶來更大的困難。
復工后,項目部不斷加大勞動力、機械設備和施工材料投入,白夜兩班輪流倒,僅用210小時便完成了3至9層幕墻龍骨安裝,7至9層輕質隔墻和水電暖通施工,為幕墻玻璃安裝與內外隔墻施工贏得了時間。
為搶回損失的工期,項目部選取蒸壓輕質混凝土板用于內外隔墻,相較于傳統(tǒng)砌體砂漿二次結構,該工藝不僅可以縮短工期30%,且可以減輕自重,更利于工程結構的整體穩(wěn)定性。優(yōu)化電梯井圈梁施工,采用與砼圈梁相同大小和規(guī)格的方鋼來代替,焊接代替?zhèn)鹘y(tǒng)植筋,不僅加快了工期,更提高了電梯的安全性。對于混凝土用量很少的欄桿坎臺,改為角鋼作為基礎,大大減少了混凝土的浪費,且加快了施工進度。
3月16日,項目部開展“大干100天”勞動競賽,加快推進物聯(lián)管理系統(tǒng)應用,全力打造智慧工地,緊盯上崗率、達產率,明確節(jié)點,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,并簽訂勞動競賽協(xié)議書,確定相應獎懲措施,激發(fā)和調動各施工班組的干勁,營造“比、學、趕、幫、超”的良好氛圍。
從防疫期間突擊鄭蒲港隔離點建設,到復工大干,每一個階段都印刻著十七冶人奮斗的足跡。相信不需要多久,十七冶人就會用這鋼筋混凝土勾勒出人體雕像的曲線之美,展現(xiàn)“東方神韻”?。?span style="font-size: 12pt;">趙 森)